DDU是指未完税交货,就是门到门,但是不包含目的港的清关和关税,目的港需要让收件人自己去办理清关手续并承担关税等费用。
无论是DDP还是DDU操作,建议在订舱时向船公司申请14 days free time of detention(14天免柜期),这样即使清关所需时间较往常长些,也可不产生或减少柜租。
国际贸易术语DDU和DDP的区别:
1、进口报关不同:DDU是卖方处理进口报关,并承担交货前的费用;DDP是买方处理进口报关,承担办理海关手续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交纳手续费、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
2、交货方式不同:DDU是目的港未完税交货,在指定的目的地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DDP是目的港完税后交货,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办理完进口清关手续,将在交货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与买方。
3、风险承担:主要在于货物在目的港进口清关过程中的风险和费用究竟由谁承担的问题。如果出口商有能力完成进口报关,那么就可以选择DDP,如果出口商没有能力办理相关事项,或者不愿意办理进口手续、承担风险和费用,那么则应该使用DDU术语。
出口做DDU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1、DDU只需要收件人自己有资料,有进口权就可以做。
2、如果收件人没有进口权的话,就需要物流巴巴来处理清关,那也就是双清,双清的话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做的。
出口做DDU的话,你要提供货物英文品名、件数、毛重、体积、收货人地址即可,如果做DDP的话,还要提供HS编码,货物总值。
DDU费用包括:国内的拖车费、报关费、换单等费用、海运费、买方港口操作费用、清关费。
DDU与DDP异同点:
DDU(目的港未完税交货),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不办理进口手续,也不从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将货物卸下,即完成交货。
DDP(目的港完税后交货),完税后交货是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办理完进口清关手续,将在交货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与买方,完成交货。
DDU的风险在哪些地方?
DDU(目的港未完税交货),卖方应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不包括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国进口应交纳的任何“税费”(包括办理海关手续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交纳手续费、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买方必须承担此项“税费”和因其未能及时输货物进口清关手续而引起的费用和风险。
注意:DDP和DDU一般只针对由卖方原因造成的漏发件或损坏品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买方不会要求卖方做DDP或者DDU的,买方通常最多做到CIF(加保险费加运费)。
做DDU应该注意的三点事项:
1、进口清关是否便利:在DDU交货条件下,卖方要承担义务将货物运到进口国内约定目的地,实际交给买方。但是货物进口的清关手续和进口税却不是由卖方负担,而是由买方负担。
2、善办理投保事项:按照《通则》解释,按DDU条件成交,卖方并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因为DDU属于实际交货,交货前的风险由卖方承担,订立保险合同与否,同买方并不相干。
3、一般做DDU的是出口商在国外有公司,属于经营性质的,出口商把货物负责运送到客户手里,客户本身不提供任何清关文件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