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的介绍
,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好因素累积增多。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长5.4%,第三产业增长4.7%。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3.8%、26.0%、25.4%。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这些数据显示,尽管存在挑战,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中国企业如何出海、布局海外市场、摆脱困境
抓住机会,大势所趋:中国企业出海已是大势所趋,寻找新的增长机会、实现技术创新、寻求更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原料。
应对挑战,明确战略: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地缘波动以及国际市场复杂性,中国企业需要明确的战略定位及进入策略,产品、经营、资金合规及全方位风险预判和应对。
本土化改造,加强产品创新:某头部汽车集团积极推动适应海外市场的本土化改造,确保产品真正符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投资当地生态系统:某头部云服务企业在泰国、沙特等地,通过投资当地生态系统,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和本土化服务能力。
树立品牌知名度:某头部餐饮连锁企业将国际总部设在新加坡,统一直营模式保证服务与品质,并通过线上互动和线下活动宣传品牌文化。
通过并购快速构建海外能力:某汽车电子与汽车安全顶级供应商收购欧洲同领域老牌公司拓展业务规模和产品种类。
聚焦全球市场,走上全球化之路:某消费电子企业创新从北美起步,以亚马逊为平台,专注消费电子配件赛道,通过领先产品和多元化渠道实现全球业务拓展。
部分企业出海后的发展状况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核心价值观包括“以客户为中心”,在全球化评估中列首位。
潍柴动力、红豆集团、贝发集团:这些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各种各样充满惊险亦硕果累累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勇于突破的企业家精神。
TCL、大疆创新、安克创新:这些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市场拓展,成功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出海、布局海外市场、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抓住全球市场的机遇,明确战略定位,加强产品创新,投资当地生态系统,树立品牌知名度,通过并购快速构建海外能力,并聚焦全球市场,走上全球化之路。同时,部分企业如华为、潍柴动力等已经在全球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课程对象:
外向型制造与贸易企业董事长、负责人、外销经理、外销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外贸创业SOHO族、外向型制造企业生产、研发、品控、财务相关岗位管理人员
课程收益:
1.熟悉海外建厂的理论基础;
2.掌握品牌营销理论基础;
3.掌握出海6大策略;
4.掌握法律法规。
课程背景:
随着我国各类外向型企业出海拓展,海外建厂逐渐成为移动靓丽的风景线,
如何轻松跨越壁垒,掌握海外建厂的底层框架、实践逻辑以及品牌营销顶层设计,最终让我国外向型企业与海外派驻人员在国际经营中与世界接轨,有刃有余,从容不迫。
课程大纲
一、源起
1.导入案例
福耀玻璃出海美国案例
二、海外建厂的底层框架
1.RCEP
2.要素禀赋理论
3.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4.比较优势理论
三、海外建厂的实践逻辑
1.目标国(历史、人口、面积)
2.政策导向
3.投资/营商环境
4.劳动力成本
5.物流与基础设施
6.当地商圈商圈
7.政策(低附加值、高污染行业限制、审批周期长)
8.关税与贸易协定
四、企业出海6大策略
1.全球化战略
2.全球化产业布局
3.能力建设与组织流程再造
(1)产品本地化与定制能力
(2)组织框架调整与流程优化
4.政府与社区关系管理
5.文化融入与跨文化管理
(1)文化风俗
(2)跨文化团队管理
6.核心文化与初始基因
五、文化风俗
1.民族
2.宗教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
3.风俗
4.跨文化意识
5.社交禁忌
6.政府与人民对中企的态度
六、法律法规
1.劳动法(适用范围、劳动合同订立与终止、劳动者福利与权利—工资、休假、职业培训、劳动者义务、特殊劳动者)
2.工会(工会的职能、运作机理、应对)
3.白领、蓝领、红领
3.蓝领的文化特征(生活理念、生活状态、劳动伦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统的男性主义、生活和娱乐)
4.工资与管理(最低工资陷阱——最低工资的划分、四类地区工资对比)
5.员工的职场关注点
6.管理理念差异
7.员工的懒散对策
8.如何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七、结语